1. 基金經理人的操盤績效及經驗
雖然,大家都知道基金過去的績效並不能代表該基金未來的表現,但當我們在選擇基金時,卻往往還是將績效表現放在第一位。因此,除了藉由觀察基金過去的績效數字、長期在同組別中的績效排名,以及參考晨星的星號評級之外,我們也相當注意現任基金經理人過去的操作績效。如果一檔基金過去十年的表現都相當亮眼,但當基金經理人出現異動時,我們對新上任的基金經理人會持較保留的態度;同樣的,如果一檔基金過去表現平平或是較為落後,但即將走馬上任的基金經理人過去擁有優異的操作績效或是豐富的經驗,我們也會予以肯定。投資人可以藉由了解現任基金經理人過去的績效及經驗,來判斷是否有助於該基金的表現。
2. 基金過去的風險記錄
一般多用報酬率的波動幅度來評估基金的風險,最常見的數量指標就是標準差,但基金的標準差一定要和同組別中的其他基金比較,才具有實質的比較意義,因為不同的投資範圍及標的,會使不同組別間的基金所隱含的風險也不相同。
除了關心基金整體報酬率的波動外,不少投資人更關注基金相對抗跌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基金在熊市時表現優於大盤或同組別基金的可能性有多高,關於這部分,我們可藉由觀察該基金長期在同組別中的百分比排名來判斷,但切記不要以單一年度的相對表現來判斷基金的優劣。
3.基金的投資標的
我們在觀察基金的投資組合時,往往會把該基金在地區國家、產業等等的配置和投資比重拿來和同組別中的其他基金做比較。除此之外,投資人也可以把基金在各項產業的投資比重拿來和整體的組別平均或是基準指數的比重來做比較,集中持股於某一產業的基金,自然會較易受到該產業表現的影響。
另一個觀察投資組合的方法,就是看基金的前二十五大持股,如果這些標的幾乎清一色都是像微軟或是可口可樂這種家喻戶曉的大型股,這檔基金很有可能是大型股票型基金,基金的報酬率波動相對上會較低,如果同時也符合投資人自身的財務規劃目標,則可以作為基金投資組合中的核心配置。但是,如果一檔基金持有的都是小型股或是投資人比較不熟悉的公司,則比較適合在基金的投資組合中扮演輔助的角色。
另一方面,如果單一持股占基金整體投資比例的5%以上,那麼這檔基金的投資組合則較為集中,基金的表現也較易受主要持有的個股影響,短期績效的波動較高。
4.基金的投資風格
另一方面,投資風格所涵蓋的範疇也是值得關注的地方,通常基金的持股如果涵蓋不同投資風格,該投資組合也會較為分散,相對來說較適合做為核心配置的基金,而一檔基金如果持股多集中於單一風格的投資標的則較適合作為投資組合的衛星配置。
5.基金的投資成本
基金的投資成本是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除了投資人支付的申購手續費外,我們也關心基金在行政、銷售等等的開銷,因為這些是投資人無形支付的成本。不少歐、美基金依主管機關規定會公告這些費用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稱為總開支比例(total expense ratio),在比較這些費用時,除了和同組別基金比較之外,也要比較不同級別基金的費用結構。一般而言,免申購費的基金會較有申購費基金的總開支比例來得低,A級別的總開支比例通常較B或C級別來得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